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不久前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正按计划飞往火星。预计2021年2月末,“天问一号”将进入火星环绕轨道,伺机着陆火星。在那一刻,将是一家来自陕西的“硬科技”企业、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贡献的一份荣耀,这家企业就是即将登陆中小板的中天火箭。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中天火箭,对话中天火箭总经理李健,探访这家“天问一号”背后的小巨人企业。
三“箭”出鞘助中天业绩蹿升
和李健的对话是从近期颇受关注的“天问一号”开始的。“此次火星探测的着陆与以往的地球返回式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采用的降落伞截然不同。火星降落伞需要通过大量的高空开伞试验,模拟火星大气环境,调整设计参数,取得最优的降落效果,确保万无一失。”李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此外,该型号探空火箭可将卫星导航或雷达模式探空仪送入有高度要求的高空,对大气温度、密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进行探测,并对电离层、地磁场、宇宙线、太阳紫外线、X射线等多种物理现象进行回传,收集大气成分、密度等参数,达到模拟火星环境的效果,为设计适合火星大气环境的降落伞提供第一手资料。
李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中天火箭研制的某型号探空火箭主要负责火星探测项目的关键试验——火星降落伞高空模拟开伞试验,在超音速低密度条件下验证火星降落伞的减速性能。
“中天火箭已成为目前国内拥有探空火箭型谱最全、产品应用最多、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企业。”李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的产品先后服务于海洋探测、水资源保护、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等多个重大气象保障和演示验证项目,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奠定了公司在国内探空火箭行业的领先地位。
除了“天问一号”之外,公司还通过多平台兼容拓展军品市场,“在军品的研制中,公司抓住无人机技术在现代化作战中对打击目标的精准化要求不断提高的机遇,独辟蹊径,选择在20公斤以下、搭载平台为无人机的制导火箭为主攻方向。”李健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
“作为航天四院的首个型号制导火箭,其采用高精度激光制导,可利用直升机和无人机多平台发射,实现对目标定点清除式的精准打击,是国内首个20kg级以下制导武器系统。”李健介绍称,该型号制导火箭在多平台兼容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中天火箭拓展更广阔的军品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天火箭产品“三箭客”中,人影火箭是公司的主营产品之一。从6人起步开始研制,发展到现在占据人影市场50%左右的份额,在研发、生产、销售的全流程里,坚决贯彻安全生产、创新创效、严控质量,实现了人影火箭年产量、年销售额的大幅增长。
在实现经济效益高速高质增长的同时,公司在保障民生和造福社会方面也不断贡献中天力量。奥运会开幕式、G20峰会、南京青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保障方面,公司的人影产品积极参与气象保障。抗击广西大旱、狙击贵阳冰雹、守护青海三江源和祁连山水资源、扑灭四川凉山火灾……处处可见中天火箭的人影产品在防灾减灾、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在此基础上,中天火箭主动谋划、提前布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壮大公司的国际业务规模,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化发展体制机制。
融资项目涵盖军品和民品
这家得益于国家“军转民”政策的企业,经过十余年发展,今年7月16日首发上市获通过,即将登陆深交所中小板。
资料显示,1989年,航天四院四十一所团委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成立6人小组开展增雨防雹火箭的预研工作。2002年,经过整合模型火箭、增雨防雹火箭、特种材料三家分厂,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2009年,中天火箭产品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气象保障,作业数百发火箭,直接提升了增雨防雹火箭产品在全国的影响力。2013年,中天火箭完成股份制改革。2014年,公司总资产顺利突破3亿元。
控股股东航天四院直接持有公司股份50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3.54%;四十三所和四十四所为航天四院直属事业单位,分别持有公司4.62%和9.52%的股权;航天投资及其参股的国华基金分别持有19.86%和7.38%的股权;陕航集团持有3.08%股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航天科技集团。
除了国资背景外,其他投资机构也对中天火箭格外青睐,新天塬投资、鸢辉投资、进步投资分别持有公司6.23%、4.43%、1.34%的股权。
在资本的加持下,中天火箭近年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上涨,2016年至2018年度以及2019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3.87亿元、5.31亿元、6.68亿元和3.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39.33万元、6184.80万元、7797.11万元和5006.18万元。
此次IPO,中天火箭计划募资4.46亿元,其中1.4亿元用于军民两用火箭生产能力建设项目,1.1亿元用于军民两用高温特种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2900万元用于测控产品及箭上测控系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7700万元用于还贷,55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3500万元用于补充主营业务发展所需营运资金。
“项目最终产品涵盖军品和民品两大类别,包括中天火箭的三大主营业务。”李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古有七剑下天山,今有三“箭”出蓝关。李健表示,登陆资本市场后,身处秦岭脚下、在当年韩愈诗中“雪拥蓝关”附近的中天火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将继续通过创新发展,面向军民两用领域、国内外市场,在探空、制导、增雨防雹火箭等系列化小型固体火箭业务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本报记者 殷高峰
标签: 天问一号
新闻排行
图文播报
科普信息网 - 科普类网站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备案号: 粤ICP备18023326号-39
版权所有:科普信息网 www.kepu365.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