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内首次实现同位素核电池的太空应用
我们知道,大名鼎鼎的NASA“好奇号”火星车采用的是核电源供电,使用的是钚-238衰变放出的热量再经热电偶转换为电能(RTG),这种装置没有活动的部件,所以很可靠,并且放射性材料能够持续发热很多年。
同样,“嫦娥四号”首次采用了这种供电方式,但还是辅助作用,主要还是太阳能板供电。据科学家介绍,这次使用的核电源功率还比较小,仅2瓦,与电脑上的USB口供电能力差不多,仅在月夜采集温度的时候采用。
6、国际上首次开展超地月距离的反射式激光测距试验
在阿波罗登月期间,宇航员在月面上放置了多个激光角反射器,为人类研究月球的运动情况起了极大作用,由此还推算出月球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甚至还在验证广义相对论方面派上了用场。
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是38万公里,而中继星与地球的距离是45万公里,还没有任何国家在这个距离上安装激光角反射器,而我们做到了。
7、国际首次开展月球背面中子及辐射剂量、中性原子分布和地月L2点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研究
“嫦娥四号”任务包含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发射任务,在中继星和探测器上共有三个国际载荷,分别是着陆器搭载的月球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巡视器搭载的月球中性原子探测仪以及中继星搭载的中荷低频射电谱仪,他们将分别首次开展月球背面中子及辐射剂量、中性原子分布和地月L2点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等科学研究。
四、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简史
中国“嫦娥探月”工程无人月球探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
1、“绕”就是发射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经实现;
2、“落”就是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嫦娥三号”已实现在月球的正面软着陆,本次“嫦娥四号”将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月球背面开展科学探测工作,这在全球尚属首次。虽然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但却取得了多方面的创新。
3、“回”就是从月球表面采样返回地球,这样等待后续”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去实现。
五:人类探月简史
1959年至1976年,前苏联曾60多次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包括第一次拍摄到月球背面,以及三次采集月岩返回地球。
标签: 嫦娥四号发射
新闻排行
图文播报
科普信息网 - 科普类网站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备案号: 粤ICP备18023326号-39
版权所有:科普信息网 www.kepu365.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